道教养生之养食之道


道教养生之养食之道

文章插图
道教的养食之道,包括服饵、辟谷、外丹、鼓漱等功 。道教认为,人的精神受肉体支配 , 而肉体则由食物作保证 。为保持精神纯洁,须少食人间烟火,须“止绝臭秽,休粮清肠”(《抱朴子》) 。《庄子》中所谓神人“不食五谷,吸风饮露,乘云气 , 御飞龙,而游乎四海之外”,乃辟谷的典范和先驱 , 马王堆出土的“却谷食气”,可能是战国时代流传下来的古佚书 。
辟谷——是一种修炼方法,即不食五谷杂粮、蔬菜肉蛋等日常食物 。
辟谷也称断谷、绝谷、绝粒、休粮等 。这种方术认为:“草食者善走而愚,肉食者多力而悍,食谷者智而不寿,食气者神明不死 。”这是说,食用日常食物 , 虽能维
持日常生命活动,但不能长生不死 。又说:“欲得生,肠中当清 , 欲行不死,肠中无滓 。”即日常食物会在肠胃中留下有害渣滓,会使人身上火,减少寿命 。
道教认为人体中有三虫 , 亦名三尸 。道经上说,三尸常住人脾,是欲望产生的根源,是毒害人体的邪魔,三尸在人体中靠谷气生存,如果人不食五谷 , 断其欲气,那么三尸在人体即不能生活,人体也就灭除了邪魔 。所以要益寿长生,便必须辟谷 。
辟谷之术,历史甚久 。《史记留侯世家》说:“留侯(张良)性多?。吹家皇彻?。”又《抱朴子至理篇》:“昔留侯……曰:‘吾将弃人间之事,以从赤松子游耳 。’遂修导引,绝谷一年 。”《上清黄庭内景经》说:
百谷之实土地精,五味外美邪魔腥,臭乱神明胎气零 , 哪从返老得还婴,三魂忽忽魄糜倾,何不食气太和精,……故能不死入黄宁 。
认为可以用食气之术,达到辟谷 , 又《云笈七签》卷三八庚申部《中山玉匮经服气消三虫诀》也说:
【道教养生之养食之道】
食百谷则邪魔生、三虫聚 。贯空五脏、环凿六腑,使丹田不华实,津液不流注 , 血脉不通行,精髓不凝?。?胎魂不守宫,阴魂不闭户 , 令人耽五味,长贪欲,形老神
衰,皮皱发落 。若不却粒绝味 , 禁嗜戒色 , 则尸虫全而生身必死 。若灭三虫,弭尸鬼,安魂魈,养精髓,固形神 , 保天地者,非气术而不可以倚也 。

般说,去三尸之法,都应先持斋戒,认为不先斋则不得尸气内助 , 不存想则神气不得内补;然后以服气、胎息之法达到绝粒 。辟谷是不食谷物 , 而非不吃食物 。炼功
者在服气的基础上,由一日三餐减至二餐、一餐,渐至饮水服气为主 。同时服食一些辅助食物,如石苇、白术、山药、黄精、巨胜、茯苓、花生、大枣、板栗、核
桃、蜂蜜等 。这些食物在祖国医学中多作药用,为补益气血之佳品,历代本草中多有收录 。如“却谷者气”篇中即有“却谷者食石苇”的记载 。《太平经》已提倡此
功的锻炼,《抱朴子》中论述更加详尽 。如《抱朴子杂应篇》说:“其服白术及饵黄精又禹余粮丸,日再服,三日令人多气力,堪负担远行,身轻不极”,“以甘
草、防风、苋实之属许十种捣为散 , 先服三十七,乃吞石子大如雀卵十二枚,足辟百日 , 辄更服散,气力颜色如故也”等 。据有人不完全统计,散见于道书中的辟谷
方剂约百十种,皆为食疗食养之良方,现仍应用于临床,确有不可估计之良效,特别是为慢性病患者所接受和欢迎 。
服食——也叫服饵,指服丹药,是一种修炼方法 。葛洪《抱朴子内篇仙药》引述《神农》四经曰:
“上药令人身安命延 , 升为天神;……中药养性 , 下药除病 。”
葛洪认为:
仙药之上者丹砂,次则黄金,次则白银,次则诸芝,次则五玉 , 次则云母 , 次则明珠,次则雄黄,次则太乙禹余粮 , 次则石中黄子,次则石桂,次则石英,次则石脑 , 次则硫黄……次则松柏脂,茯苓,地黄,麦门冬,木巨胜,重楼黄连,石韦,楮实象紫 。一名托卢是也 。
《云笈七签》卷七四《方药》说:
夫茂实者翘春之明珠也,苣胜者玄秋之沈灵也,丹枣者盛阳之云苓也,茯苓者绛晨之伏胎也 , 五华合烟,三气淘精,调安六气 , 养魂护神,能用得其方,位为天仙,老者复壮,返婴童颜,千害不伤,延寿万年 。
又说:
云母味甘平无毒 , ……除邪气 , 安五脏,益精、明目、下气、坚肌、续绝、补中、疗五劳七伤,虚损少气,止痢 。久服轻身延年,悦泽不老 。
《方
药》中还介绍了很多服食药物成为成仙的故事 , 据说韩终服菖蒲16年,赵他子服桂20年,移门子服五味子16年,楚文子服地黄8年,杜子微服天门冬,任子季
服茯苓18年,陵阳子仲服远志20年 , 都成了陆仙 。惟服饵之术,不懂医理药性者,不可轻率为之,不然,可能中毒危及生命 。
鼓漱——是道士每
日必做的基本功 , 隋唐以后盛行于世 。它包括叩齿、搅舌、鼓漱和咽唾几个连续过程 。《千金方》曰:“每晨起,以一捻盐纳口中,以温水含揩齿,及叩齿百遍,为
之不绝,不过五日 , 齿即牢密 。”清代马齐《陆地仙经》亦说:“睡眠时即叩齿三十六遍 , 永无虫牙之患 。”实际上,叩齿功不仅在晨起时做,午餐,晚饭后都应做
一次,姿势站坐卧均可,每次约叩48次,此为叩齿阶段,有坚齿益精之效 。叩后用舌沿牙齿的外上、外下、里上、里下依次轻轻转搅九圈,此为搅舌阶段 。
将搅舌所分泌的唾液在口中漱九次,清洗口腔内部,此为鼓漱阶段 。然后将口水分九次慢慢咽下,亦即咽唾阶段 。此法《后汉书王真传》中称为“胎食之方” 。孙思
邈的《千金方》还说:“人当朝口服食玉泉 , 琢齿,使人丁壮,有颜色,去浊而齿坚,玉泉者口中唾也 。朝旦未起,早漱津令满口,乃吞之,琢齿二七遍,如此者乃
名曰炼精 。”《李真人长生十六字妙诀》方:“一吸便提 , 气口归脐 。一提便咽,水火相见 。”“久久行之,却病延年”,这是养生学中极为有名的“十六锭金功” 。明清代名医均认为是养生良方 。明代宋濂所著《养和八笺》中,详尽地介绍了鼓漱功的过程,并指出其功效:“久行之,则五脏之邪火不炎 , 四肢之气血流畅,诸病不生,永除后患,老而不衰 。”现代医学表明,此功确有保护牙齿,清洁口腔,杀菌消毒,促进唾液分泌 , 加强消化之能 。

道教养生之养食之道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,【精彩生活】jing111.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,希望对您有所帮助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