蛔虫病中医治疗

【蛔虫病中医治疗】

蛔虫病中医治疗

文章插图
小儿蛔虫病有脏寒、胃热和寒热错杂证三种,但临床以胃热证多见 。审胃热一证,多为脾湿所化,脾湿与胃热常相互蕴郁而成 。临床以口干口臭、腹胀便秘、舌苔黄腻为特征 。故治疗胃热蛔虫病,用附连六一汤参以安蛔、驱蛔之剂,常能应手而愈 。
例:王某,男,6岁 。常诉腹痛 , 瞬息即解 。曾吐蛔、便蛔多次,叠进驱虫之剂未能见效 。迩来腹痛又发,乍作乍止,痛作对坐卧不安 , 大声呼叫,干呕心烦,腹内有块 , 欲便不出,口干舌红,苔黄腻,脉滑数 。“胃中有热则虫动”,治予泄热安蛔 。
处方:川黄连3克,明附子O.6克 , 乌梅6克,川棟子6克,枳壳3克,淡竹茹6克,延胡索9克,台乌药6克,薄姜1片 , 大枣3枚 。1剂 。
二诊:药后腹痛干呕已止 。惟见疲乏嗜卧,精神委靡 , 大便3日未解 。蛔既安伏,当乘机驱之 。原方去乌梅、,川棟子、竹茹、延胡索,加生大黄4. 5克(后人),玄明粉(冲服) 4.5克,使君子9克,怀山药1 2克 。服1剂后便下蛔虫十数条,舌苔黄厚已退,虫积已去,续予调补脾胃而愈 。
【按】本例为虫痛之属于胃热证者,在泄热安蛔之后,又投以行气驱虫之品,使安伏之虫一举而下 。陈复正指出:“小儿虫痛,凡脾胃怯弱者,多有此证 。其攻虫取积之法,却又未可常用 , 及取虫之后,速宜调补脾胃”

蛔虫病中医治疗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,【精彩生活】jing111.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,希望对您有所帮助: